如何快速趕走“春節綜合征”
七天長假,原本是家人團聚放松休閑的時刻,但不少人將放松變成了放縱,酒桌應酬、久坐搓麻、通宵娛樂等不健康的放松休閑方式,往往會導致人胃腸道功能紊亂,睡眠質量下降,各類“春節綜合征”成了醫院過節期間和節后收治的主流疾病。那么,對于不幸中招的人來說,怎樣才能盡快擺脫各種不適呢?
一、早睡早起 睡前泡澡
七天長假,頻繁的出游、探親訪友等可能引起人過度疲勞或過度放松,出現各種不適;還有些人由于通宵打牌、喝酒等,大量消耗能量導致大腦血液和氧供應不足,削弱了腦細胞的正常功能,主要表現為頭昏腦漲、失眠多夢等,一些上班族還出現了睡眠紊亂、焦慮、厭食、憂郁等癥狀。
生活規律被打亂后,人體的生物鐘被強行改變,使得腦神經系統、消化系統、循環系統等出現不適,此時人體內部的抵抗力下降,各種疾病會乘虛而入。長假后,盡量調整好自己的作息時間。此外,睡前泡個熱水澡,或者用熱水泡腳,可以增強血液循環,按摩足底腳趾對疏通經絡、調整臟腑、促進血液循環、增強新陳代謝有重要作用,尤其是對神經衰弱、失眠、頭痛等均有療效或輔助治療作用。此外,上班前要好好洗個澡,洗澡可消除體表代謝物,使毛細血管擴張,有效消除疲勞。
對于長假期間睡眠不規律的人,應該適當補充睡眠,做到早睡早起,起居有序,保證有足夠的睡眠時間,以調整好人體生物鐘。讓大腦放松休息,還可以輕輕按摩頭部、散步閑逛或做其他小事分分心、聽聽音樂等,也可每過幾個小時進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。做做大腦“放松操”:伴隨輕柔舒緩的音樂,閉上雙眼做深呼吸,一邊冥想自己身處在大?;蛏掷?,一邊用雙手十指輕輕按摩頭部。每天早、中、晚各堅持做10~15分鐘,可以幫助大腦放松。
二、飲食清淡 規律運動
為了減輕消化系統的負擔,可以適當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。盡量吃清淡一點的飯菜,讓塞滿雞鴨魚肉的腸胃也歇歇。另外做一些慢跑、體操、伸展等規律運動,讓身體“動”起來,幫助胃口調整到正常狀態。
長假過后,一些人會對上班產生心理恐懼,出現工作中精神不能集中、身體疲勞、食欲不振等情況。一旦出現這些問題,首先要積極面對,不要消極怠工;從生活安排到作息時間都做出適應工作節奏的調整;每隔1小時至2小時就讓自己活動一下,站起來走走、做幾個深而慢的呼吸、看看窗外的景色,都能夠讓自己盡快調整狀態。
三、調節情緒 培養愛好
對于長期獨居在家的空巢老人,在經歷了春節團聚后,節后更易抑郁。主要是因為假期見到兒女,老人的心理都會處于亢奮狀態,生物鐘也容易被打亂。而七天長假結束后,兒女們一下都離開了,老人的情緒難免會大起大落。從期盼到喜悅,最后是重回空巢的失落,這樣巨大的反差讓老人心理一時很難適應,容易產生抑郁癥等心理疾病。
但是,一些老人常常會忽視自己的抑郁情緒,而導致很嚴重的問題。臨床上發現,這類患者以70歲左右的老人最多,主要的癥狀是長期失眠,沒有食欲,體重快速減輕,不愿出去與人交往,不少患者就診中還透露出“人老了活著沒意思,想早點死掉算了”的輕生念頭。
老人在節后要注意調節情緒,避免情緒急劇變化,傷心又傷身。在孩子離開家之前就應調整自己的生活重心,不要一切都圍著孩子轉,可以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,比如書法、健身、養鳥等。尤其是在孩子離開家之后,更應該主動地與外界接觸,與人交往。子女也應多給老人打打電話,給予慰藉。